三伏天为一年中最热的时节
不失为妇科疾病“冬病夏治”的最佳时期
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。冬病宜夏治。女性先天体质虚寒,加之经行产后感受寒邪,寒邪入侵冲任胞宫,气血运行不畅,导致痛经、月经不规则、产后身痛、宫寒不孕、带下病等。
三伏贴经穴位由表入里
可疏通经络,调理气血,鼓舞阳气
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
从而达到振奋阳气、促进盆腔血液循环
祛除寒邪、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
1. 三伏贴(暖宫方)
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,也就是俗话说的“宫寒痛经”。也可用于寒凝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、月经不调、产后身痛、宫寒不孕等。可选肾俞、气海、关元等穴位温阳散寒,温经通络。
2. 三伏贴(消癥方)
用于治疗寒凝血瘀、气滞血瘀导致的子宫肌瘤、子宫腺肌病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。可选膈俞、关元、归来、血海等穴疏通经络气血、驱散内伏寒邪。
3. 三伏贴(自汗方、盗汗方)
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导致的自汗、盗汗等证。可选肺俞、脾俞、心俞、肾俞、厥阴俞等穴益气固表,交通心肾。
“三伏贴”注意事项:
1、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、溃疡、感染者,皮肤过敏、瘢痕体质者禁用;
2、急性发热性疾病、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者禁用;
3、糖尿病、血液病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禁用;
4、月经期、孕妇禁用。
温馨提示:
1. 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、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。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、灼热、疼痛感觉时,应立即取下药膏,清除局部残余药物,禁止抓挠,不宜擅自涂抹药物,一般可自行痊愈。
2. 尽量保持涂药处的干燥,不要对着空调的冷风吹。在贴敷期忌食生冷、油腻、辛辣的食物。不要吃高蛋白、虾蟹类海鲜。贴药当天不能游泳,4-6个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。
3. 三伏敷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,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,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,不要盲目减药、停药。